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小学心理健康纲要课,以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年12月。教育部在2002年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但在认真总结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该《纲要》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2012年12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做为班主任,想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比如可以先读一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这是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手物。
4、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做到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技能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5、心理咨询就是指借助于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就来询者的心理、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提供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
1、×[解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属于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主。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为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2、纲要内容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实施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能力等。原则强***育的针对性、全面性、参与性和持续性。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
3、在2002年,我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导。为了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其深入发展和广泛普及,我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纲要》进行了修订完善。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纲要课,以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荣生健康管理中心
下一篇
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包括